10月10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展会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旨在全景展示电池全产业链创新成果,深度聚焦新兴应用场景,推动全球产业协同发展。展览面积15000平米,吸引到百余家来自锂电池、铅蓄电池、一次电池及其它新型电池,如水系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制造,和电池材料、电源系统、智能制造装备、新型储能、电池数智化及电池应用端等企业参展。



传承使命,开启新程
当日上午10点,博览会剪彩仪式正式开始,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德军主持。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展会自1997年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自1995年开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尝试为行业搭建交流平台,连续两年举办了全国电池专业定货会,得到企业热烈反响。为满足行业需求,中国国际电池展示交易会承接定货会职能应运而生,自1997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他重申了时任领导为展会的题词——“增进友谊、加强交流、推动贸易、发展合作”。这十六个字,全面诠释了协会承办展会的初心和目标。当下,中国电池产业飞跃至新的发展阶段,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策源地、产业高地与创新应用市场。面对新阶段、新机遇,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将传承好这份近三十年的历史使命,为行业搭建展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实力、引领全球电池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继续见证并助力中国电池产业崛起与腾飞。


群贤毕至,共启盛典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俊利,协会副理事长王金良,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长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义方,Leader-M集团公司CEORustamSalimshin,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会长陈寿,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海,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总裁朱祥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法规部总监张红波,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锋共同开启IBIE2025盛会。

开幕式后,嘉宾巡馆团深入展区,重点参观了电池数字护照成果展示区,展现了我国电池数字护照在理想、赛力斯、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上的最新应用成果。随后走访了宁德时代、骆驼能源、欣旺达、南孚电池、超威集团、双登股份、理士国际、卫蓝新能源、创力新能源、双鹿电池等领军企业展台,对电池制造前沿技术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会现场



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主论坛召开
10月10日下午,作为博览会核心组成部分的“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主论坛召开。论坛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主持。

刘宝生理事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电池已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血液”。他强调,产业已进入由储能、电动船舶、低空飞行器、智慧养老机器人等新兴场景需求驱动的技术路线分化、产品精准定义的新阶段,呼吁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共同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结合IBIE2025展览会和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期待为电池供需双方搭建平台,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俊利致辞中表示,我国电动船舶市场潜力巨大。他强调,电池为船舶带来的不仅是智能和绿色,还有高效与安全。希望船舶与电池两个领域能够跨界创新,以电池的创新突破为船舶工业绿色发展赋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发表《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革命与汽车革命新征程》主题演讲。他从六方面进行分享。一是阐述了科学迭代的重要性,提出以“新三高”——高科技、高效能、高质取代“老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二是强调科学与工程是推动人类历史人文性发展的重要引擎。三是介绍他在香港理工大学开发人工智能的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与工程思想,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新材料,尤其是新电池材料的创新。四是碳中和背景下能源革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特别是电池在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五是汽车革命的新征程中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两大挑战: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友好互动及电动汽车与云的友好互动。六是提出“四网四流融合”理念,即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与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他在演讲中深入探讨了汽车革命与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人文革命的结合以及“四网四流”的经济价值。

加拿大皇家科学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忠伟分享了《新一代电池材料与技术》的前沿进展。他介绍到,下一代电池的布局主要聚焦在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氢混动力电源及水系电池等类别。他重点介绍了其团队两方面工作进展。一是高安全、长寿命的半固态和固态电池的开发,主要聚焦在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在离子电导率、化学稳定性、锂枝晶抑制、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界面接触这六个方面具有更优性能,可以满足应用需求。二是聚焦氢电混动技术。目前正在产业化600Wh/kg的电源系统,已初步应用在多旋翼无人机,同时联合研发eVTOL电池。氢电混动的产品经做到了600Wh/kg,电堆比的功率是1500Wh/kg,系统可以适应从零下40度到80度的宽温域的工作。

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首席专家向海平分享了《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现状与展望》。他从取得的主要成就、新型能源体系的主要特征、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展望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他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立需要技术、市场、政策协同推进。

来自欣旺达、双登集团、骆驼集团、创力新能源、科力远等机构与企业的专家和企业家,分别国际市场、电池护照、数据中心储能技术、汽车低压电池产业及水系储能电池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圣阳电源、西清能源、洛仑兹等企业的多位嘉宾围绕新型储能行业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数智化专委会授牌仪式,由宁德时代、中国信通院、南京复创等核心单位共同承接,标志着行业在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进程上迈出重要一步。
精彩继续
本届大会活动将持续至10月12日,期间有12场主题分论坛,深度探讨新型储能、电动船舶、电动低空飞行器、电动重卡及特种工程车辆充换电、智慧养老与机器人、电池安全与标准、国际合作等前沿议题。
